新闻纪实

思辨,让道法课堂更具活力

发布日期:2023-11-07   来源:卢星玮   

 

2023112日下午,以“思辨,让道法课堂更具活力”为主题的黄浦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讨活动在瞿溪路小学展开。区教研员王嬿、许影琦老师、思辨专家张和平老师、黄一中心道德与法治协作块工作坊学员、兄弟校道法组长及区四年级全体道法教师,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共同观摩了本次瞿小道法学科“视导回头看”汇报教学活动。

本次教学研讨活动由区教研员许影琦老师主持。活动由吴鑫珏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上册第16课《正确对待不同看法》研讨课和瞿小教研组全体成员对思辨课堂的实践研究展示组成。

吴老师的课以学生真实发生的事件作为原型,从“你能不能接受自己最要好的朋友与他人交朋友”的思辨点展开活动。学生角色代入,走入熟悉的情境,引起了剧烈的思想斗争,在坚持自我和维护友谊间矛盾挣扎,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随后,学生通过自由选择、同质讨论的方式,在大胆表达和分析的过程中,认同这个“对同一事物会产生不同看法”的现象,并了解其原因所在。最后学生在老师更高一层的价值引领下,明白面对不同看法,应该用理性的态度来对待。在思辨课堂平等而开放的氛围中,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角,站在了真实情境的最中央,跟随着课堂中老师搭设的问题链逐步深入思考,从正视问题开始,逐步转变观念,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思维品质。

课后,瞿小道法组围绕课开展了思辨教学实践研究。老师们以低、中、高学段分别进行了交流。侯明霞老师分享了在低年级思辨教学中倡导学生想讲敢讲,勇于思辨的特点;张文晴、金麟老师以中年段的两节课例分别以联系实际、角色互换的方法展开思辨教学,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开拓思考角度,在思辨中明白道理,找到乐趣,从而形成乐于思辨的态度;陈勤、张敏老师将时政热点引入高年段的课例中,让学生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善于思辨的能力。

课后,专家张和平老师对吴老师的课进行评析,剖析了本课从设计初衷来看,是旨在培养学生理性平和地处事的个人素养,实现学科“健全人格”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目标,符合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特点。同时强调了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来看待道法课程,应该用教师的个人活力和课堂设计巧思,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和参与度,让思维真正活跃起来,使得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

最后,教研员王嬿老师、许影琦老师肯定了在本次汇报活动中瞿小道法组呈现出对思辨教学实践研究的成果。也同时提出了对瞿小道法组的新要求,希望将思辨这个有深度、有内涵的教学模式再深度研究,总结和提炼实施策略,促进进一步的高质量发展。

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张建元也肯定了瞿小道法组的努力付出,提出了思政课堂应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思想引领作用。希望能看到在更多沉浸式的思辨活动中,促发学生思想认识的提升,让道法课这朵“高岭之花”盛开在每一个孩子心中。














分享到: